解不开的情结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点击数:4703更新时间:2013-04-01

                                                滕学成

    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唱到:“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每当我静坐下来,在记忆的仓库里搜寻那些早已淡漠的往事时,又深感对有些尘封已久的往事要完整地回想起来,确实不容易。然而,有一种责任感驱使我,必须写下岁月中那支难忘的歌,用以回报我那些可敬可爱的领导和我那些早已不再年轻的同事们。
                (一)
    85年我从部队转业前,领导直到最后一刻才公布分配去向,有几位战友得知我被分配到高校的伙食部门担任科长以后,颇感意外,认为一个拿通用粮票的团职干部,竟转业到高校当“伙头”,行吗?当时,我也这么问自己。但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崇尚“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一脚迈进了高校伙食科的门,而且,一干就是十八个年头。
                (二)
    伙食科是名副其实“苦、脏、累”集中的地方,掏阴沟、抬泔水、卸米下煤,爬高蹲低铲油污、擦瓷砖,当头儿的必须事事干在前,好在那时我只有37岁,当属年富力强的年龄段,又是在农村长大的,苦一点累一点倒也未怎么计较,只是感到一些见面躲着做的熟人,事后打听才拐弯抹角地知道,他们是嫌我身上葱花味太重,大老远就能闻出“伙夫”身上那种特有的熏人气味。
伙房里水渍油浸,蒸汽缭绕,工友们在三尺灶台前干活时的情景,恰如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造酒时的场景。大多数时间里,当科长的自然要在这环境中和大家同甘共苦,共同体验着炎热的夏日里从食堂这个大蒸笼里散发出的火燎般的热浪,以致汗水模糊了双眼,衣帽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蛰人的斑斑碱迹,共同感受着白雪皑皑的冬日凌晨“风刺骨、水浸骨,面坨成冰手冻酥”这种无法忍受的滋味。
    炊管工作有它特殊作息时间,冬天,天不亮就要到达岗位,张罗一天的采购、加工、销售,从生到熟的每个环节上都不能有丝毫疏漏,当月光洒向校园各个角落时,在检查完水、电、压煤封火、关窗锁门等繁杂的小事以后,才能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家。那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又有个“她”,老的怕清净,要人陪,小的要人逗,没完没了的“为什么”准回问得你腹无点墨,“她”要逛街,要购物,你不跟着去是断然不行的。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又闹着加入少先队,“家长会”几乎月月都开,若有一次不参加,儿子回家大吵大闹不讲,老师还会朝你发狠。在外界压力、内部起哄的节骨眼上,我曾找领导诉过苦,希望能换一个体面的岗位。
    当90年领导真的考虑让我改行时,我又犹豫不决了。思来想去,我还真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只是感到苦与乐不符,心中才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91年,学院从教学口子调来一位大学毕业多年的老师和我共同管理食堂,这位新来的科长过去既干行政又上课,是“双肩挑”干部,他的调来,对他个人来说,无论在经济待遇方面还是在专业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他还是服从了组织分配,满怀信心地走马上任了。想想也是,人家当老师的改行到后勤来,明知吃亏,还愉快服从,咱这个没有专业知识的行政人员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追求事业不能为待遇不高所累,也不能为苦、累所困,这应该是一个基层干部最起码的精神境界。
    恰好在这段时间里,学院处于跨越式发展初期,行政干部缺乏,学院领导先后到镇江、淮阴等外地高校挖人,院党政领导也大张旗鼓的宣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并于95年分给我一套三居室住房。这以后学校待遇也一年好于一年,于是我减退的工作热情在干涸了一阵子以后,又逐渐高涨起来。
                (三)
    学院是90年代初期由一所职业大专升为本科院校的。近20年来,后勤伴随着学院的发展,也逐步由小变大,回顾十多年的工作历程,后勤由过去一个小作坊式的加工群体变成现在这样的机械齐全、窗明桌净,早已实现了售饭微机化,会计电算化、炊具不锈钢化等八化要求,管理手段实现了从“游击队”到科学管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根本转变,再看看整个校园,达到了“绿起来,亮起来,净起来,美起来”……每每看到这些,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由衷的自豪。此时此刻,每当我回想起计划经济年代和工友们顶风冒雪昼夜行程在长途采购的运输线上,回想起和大家一道扛米、卸煤、组织主副食品入库时的喜悦心情,回想起在面案上、在灶台前和同事们共同劳作时那种水乳交融的情景,回想起到职工家走访,到临时工宿舍聊天逗乐时那种融入大自然式的爽朗笑声,我的心中充满着对大家庭的无限深情。
                (四)
    正当我沉浸在对岗位工作的眷恋和对工作一帆风顺的喜悦之中时,推进后勤改革的重大决策,在全国高校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展开,这对在旧的运行机制下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后勤职工来讲,犹如平湖投石,激起了层层波浪。恰在此时,组织上确定由我出任后勤集团公司总经理,这项任命,对于从小吃惯了官饭的我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大发了一通对旧机制留恋的感叹之后,不得不认真思考后勤社会化到底怎么“化”。记得在改革的初期,我们多次召开会议,宣传后勤改革的意义,号召大家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同时,还拉起了宣传横幅,办起了宣传栏,设立了监督电话,向广大师生发送多种服务项目,并和系里共建精神文明,和学生同台演唱,为贫困生捐款,为过生日的同学送蛋糕,千方百计拉近同“上帝”的关系。
    为了使改革后的后勤公司各项工作能循序渐进,规范运行,我们还根据新的任务及工作性质需要,陆续建立健全了安全奖惩条例,财务管理办法,集团公司会议制度,检查汇报制度,人事制度及工资分配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通过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后勤集团公司方方面面的工作逐步迈入正常轨道,初步改变了由学院在经费方面大包大揽的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取自支和自负盈亏,一年下来,仅车队、食堂两个部门就为学院减少了80多万的负担。食堂通过开源节流,菜饭价廉品种多,就餐率稳步上升,学生伙食费每月150月至200元左右,学生对伙食的满意率月月稳定在75%以上;单车承包的师傅们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在辛勤工作,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维修工作几年来,自己承担费用,自己养活自己,注重维修质量,维修满意率、及时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上,维修工作在圆满完成本院任务的基础上,还主动开拓市场,参与社会上的维修工作竞争,既获取了经济效益,又赢得了社会效益,受到了外单位的好评;物管工作按照社会上的运行模式,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综合楼、办公室、教学楼的卫生保洁难度大,每天人流密度大,从早到晚持续时间长,始终保持干净,没有垃圾死角,漫步校园中,无论室内室外,整齐清洁,环境宜人,美在不言中。
    改革经过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后勤集团的工作同旧机制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员工的素质和公司的经济效益均上了一个台阶。改革,使学院后勤集团的整体综合实力走在了江苏高校后勤的前列。
  回顾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十多年的坎坎坷坷,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在经历了无数困难、挫折和挑战的同时,我们同样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尽管这种喜悦的分量很轻,又那么微不足道。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十多年后勤工作经历,让我悟出了很多道理,我至今也没有为当年迈入学校后勤的大门而后悔过,也没有为自己的后半生长期从事平庸的小事而伤感过。

南京审计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20号-4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邮编:211815

返回原图
/